菜鳥救星話設計:工欲善其事—繪圖板、繪圖螢幕,究竟哪個好? 發佈日期: 2020-05-272022-11-21 作者: yijun 文/圖、SIMI.希米老師 近年來繪圖螢幕的發展蓬勃,價格也越來越平易近人,因此隔三差五的就有周遭朋友或學生們紛紛向我問起購買意見;畢竟沒有長時間使用,只在店頭試用撇個幾筆是難以體驗箇中差異的,我也是在兩者都有使用一年以上的體驗後,才比較有底氣和大家做這樣的分析。 以下我會先敘述自己的主觀使用經驗,然後再以比較客觀的方式分析優缺點以及適合使用的族群建議。 你可能也會想看 桌機、筆電、繪圖平板,如何選擇適合的好工具? 挑對適合的工具外,還能如何增加設計工作效率? 繪圖板 從剛開始接觸電腦繪圖時的入門板wacom graphire4到專業級的Intous 4、Intous pro,已經有超過10年的時光,因此繪圖板用起來是頗得心應手。 但據我了解有些已經很習慣手繪的人,在使用繪圖板時會覺得手畫的地方跟眼睛看的畫面分開很奇怪、不習慣,但一般來說在連續使用1~2週之後就能適應了。 優點 價格便宜:S號的入門板通常官方售價3000有找,即使是尺寸最大的L號進階專業板也不過新台幣15000左右。 擺放自由:因為作畫的部位跟顯示器分開,比較容易將姿勢調整到最舒適的狀態。 坐姿建議與螢幕平視,手臂自然垂放勿聳肩 缺點 較不直覺:在沒有習慣之前,需要花點時間適應手的位置與眼睛看的地方分開的創作方式。 適合 不想/無法花太多錢購買器材的人、已經很習慣繪圖板懶得適應其他用具的人。 繪圖螢幕 之前對繪圖螢幕一直抱著想嘗試卻又有些遲疑的態度,直到大概一年半前開始陸續用過Wacom Cintiq 22HD和Cintiq Pro 24HD touch兩款繪圖螢幕後,終於解開心中的疑惑。 因為一般的繪圖板搭配鍵盤快速鍵長年用得慣了,總覺得用繪圖螢幕的效率降低,再加上傳統的作畫方式總會容易讓我俯下身埋頭苦畫,導致肩頸僵硬痠痛不適。 而且直接在繪圖螢幕上作畫時,手跟筆會擋住畫面反而是個干擾,筆跟螢幕也會有一點點厚度的落差,但對於不需要精準線條的創作者來說,我認為影響不大。 如果是已經非常習慣傳統繪圖方式的人,螢幕繪圖板是很好快速從傳統手繪轉換成電繪的方式,需要適應的時間也比較短。 優點 無痛適應:繪圖方式與傳統手繪接近且比較直覺。 缺點 不易攜帶:繪圖螢幕與繪圖平板不同,是需要搭配電腦使用的,而繪圖螢幕的重量比一般繪圖版來得重,如要外出攜帶比較不便。 厚度誤差:由於筆和繪圖螢幕的畫面終究隔著一層距離,在作畫(尤其是筆尖傾斜較大)時,可以明顯看到筆尖與畫面之間是有些許的誤差。 此為使用Cintiq Pro 24HD touch時的狀況,偏移的狀況比Cintiq 22HD好很多 適合 習慣傳統手繪方式的人、沒有外出攜帶需求的人。 在這邊依照個人使用經驗做了優缺點的分析,希望能提供苦惱的消費者們一些方向。畢竟不論再優秀的產品,如果有一個你無法接受的重大缺點的話,也無需因為他的好評價而硬是購買不適合自己的產品。 套一句(我自己的)老話: ” 沒有最好,只有最適合 “ 釐清自己的需要,就能比較容易做出選擇! 加入菜鳥救星官方Line並回覆「我想學設計」,不定期獲得更多知識吧! 不同頻道,不同知識!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分享此文:分享到 Twitter(在新視窗中開啟)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(在新視窗中開啟)按一下以分享到 Telegram(在新視窗中開啟)按一下即可以電子郵件傳送連結給朋友(在新視窗中開啟)請按讚:喜歡 正在載入... 相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