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過後的新生活,你都怎麼過? 發佈日期: 2021-12-032021-11-29 作者: Hannah Photo credit:Pexels 文、Christy Lee 疫情像是一個暫停鍵打亂了大家生活的節奏與步調,對各行各業的影響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加嚴重。在五月中旬Level 3 alert imposed(實施三級警戒),餐廳on-site dining(室內用餐)都已禁止,為了避免mass gathering(群聚),所有娛樂場所都必須關閉,相對的也讓大家的消費選擇受到限制。 提升警戒的期間,除非必要的民生採買,不然大家都盡量待在家中少出門。餐飲、旅遊、飯店、百貨服務業等相關產業也因為人潮頓時驟減,影響更是首當其衝,一片哀嚎。但另一方面,待在家的宅家風潮卻帶起了一波又一波的stay‑at‑home(宅商機),大家突然發現原來宅在家有這麼多事情可以做。WFH變成new norm(新日常),加上各種線上課程、影音娛樂、互動遊戲到隨時可以買起來的線上購物,不只是造成家用、個人電腦的搶購,也改變了e-commerce(電子商務)生態趨勢,線上通路成了兵家必爭之地! Photo credit:designwell 在大家都很克制的避免外出期間,路上人車也跟著noticeably(明顯) dwindled(減少)。不過,穿著綠色或是粉紅色制服的food-delivery couriers(外送員)卻在大街小巷穿梭忙碌著、無所不在。另外,待在家的時間越久,似乎也慢慢的激發了很多連自己的不知道的潛能,像是下廚這件事,原本想都沒想過居然可以做的如此上手。所以外送服務也從原本的餐點服務,擴大到grocery(雜貨)配送服務,就是為了滿足這些home‑cuisine‑keen(熱衷於在家料理)的消費者。 Photo credit:CBC 隨著疫情逐漸緩和,許多地方跟政策也跟著慢慢解封,生活也漸漸回復日常。即將面對的所謂的Post-Pandemic(後疫情時代),有哪些會變成new norm,哪些商業模式又會從此回不去了?回頭看看疫情期間最受衝擊的餐飲、旅遊、飯店、百貨服務業等等,應該都很快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的人潮。而遠距工作、外送服務、電商網購、還有最重要的疫苗,相信就算疫情過後,大家對於這些情況的改變或需求,應該會變成一種習慣、成為new norm,想要回歸到疫情前的樣子看起來似乎不太可能。 Photo credit:Forbes 單字/片語小複習: Impos verb. 強制實行、實施 On-site dining 室內用餐 Mass adj. 大量的、大規模的 Gathering noun. 聚會、集會 Stay‑at‑home 宅經濟 E-commerce 電子商務 Noticeably adj. 明顯的 Dwindled verb. 減少 Couriers noun. 外送員 Grocery noun. 雜貨 Keen adj. 熱衷、熱切的 例句學習: Once the pollution control board imposes a tax, the plants have to choose between options.一旦污染控制委員會開始收稅,這些工廠就必須做出選擇。 The company is keen to expand beyond the UK.這家公司很熱衷擴展到英國以外的地區。 Christy Lee 40% 公關人,60% 時尚精品、零售業行銷,100% 文字編輯+旅遊作家。喜歡組裝文字,心血來潮在世界各地、大城小鎮窩著,200% 自在人生。 加入菜鳥救星官方Line並回覆「我想看文章」,不定期獲得更多知識吧! 不同頻道,不同知識!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分享此文:分享到 Twitter(在新視窗中開啟)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(在新視窗中開啟)按一下以分享到 Telegram(在新視窗中開啟)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Skype(在新視窗中開啟)按一下即可以電子郵件傳送連結給朋友(在新視窗中開啟)請按讚:喜歡 正在載入... 相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