仔細思考一下,如果我的固定收益是金額固定的,例如房租、基金固定配息、基金類全委帳戶的固定月撥回、生存保險金等。經過十年、二十年,除非房租漲幅超過通膨、基金部份有持續增加本金,否則實際的價值,會因為通膨而貶值。說的更直白一點,財務自由的生活品質、自由度,是會逐漸下降的,甚至可能掉出財務自由圈。
這個年代要得到資訊,是非常容易的,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如果問「怎麼達成財務自由?」,相信會得到很多資訊、方法、管道、工具。但是如果問「怎麼持續財務自由?」,資訊量卻非常少。
可是,達成跟持續維持,是兩回事!
現在我們來思考另一種型式,提領比例固定。可能有些人不太明白,這是什麼意思?所謂的提領比例固定,就是我每年都領資產的固定比例。有一個法則很多人都有耳聞,就是4%提領法則,這個法則就是提領比例固定。我們用一點數字舉例,假設現在有1,000萬,提領4%就是40萬,作為一整年的花費,剩下的960萬持續投資,以長期穩定的約莫6%複利計算,到了年底,960萬會成長至1,017.6萬,隔年再領4%就會是40.7萬。
大家有沒有發現,跟前者固定金額的差別,後者每年的金額原則上,是逐年增加的,這樣才能在有通膨因素下,維持生活品質。此時,會有第二個問題,6%複利怎麼來?依照目前的統計數據,不論是美國的S&P500,還是台灣的0050,美股與台股大盤,成立至今的平均年化報酬率,都是超過6%!因此,假設6%並沒有積極,而是穩健,達成率是高的。至於是不是固定領4%,因人而異,根據每個人的安全感、投資習慣、通膨程度,做適當調整。
比如說,有些人可能聽過ETF達人黃柏仁的505策略,這個策略有3個重點:
▶ 工作時存下50%收入
▶ 累積20年支出後退休,50%定存、50%在0050
▶ 50%定存當生活費,換算提領率是5%
第一點跟職涯發展、收入有關,未必做得到,需要努力。這個策略的核心邏輯是,一半是十年生活費;一半投資大盤,因為投資十年,不用在意短期漲跌,並且根據72法則,在7.2%的複利環境下,十年可以翻倍。所以這個策略概念是,十年後50%投資的錢,可以翻倍回100%,依此類推,達到生生不息。(悄悄話,根據發明人退休十年經驗,目前效果超乎預期好!)
小結:提領比例相較固定金額,可以抗通膨,維持財務自由效果較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