計較 vs 不計較:兩種心態對工作的影響和收益

文、笑長

職場上我們是否應該計較工作量和付出的時間?常被主管交付的一些工作任務繁重,而且內容往往需要進一步學習。然而,這些學習往往要在下班後進行,那麼,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是否應該和公司計較呢?

一位老總在國外創業有成,這幾年返台,希望將國外的工作經驗分享給台灣年輕學子,希望可以培養更多有國際觀的人才,所以在台灣又再投入新事業,並聘用了許多剛出社會的年輕人,除了工作之外還會講述很多生意之道,前陣子和我聊到台灣和歐美大不同的地方,新進同事工作一個多月,平時工作認真仔細,對於工作認知:對就是對,錯就是錯,做不對的地方馬上道歉,這樣做員工評測應該很好吧?


這公司是屬於新創公司,同仁都是新進人員,對工作上很多不是那麼熟練,所以老總交辦同仁們要去多了解,要想辦法補強一些工作上的知識部分,該同仁會立即反應下班後這是私人時間,公司交辦學習事項該同仁說明不能在下班時間做,並表明自己下班後屬於私人時間,不能做公司的事!

這讓老總感到非常困惑,不知道該如何回應,所以跑來找我,我和這位老總說工作計較是應當的啦,好的員工當然要計較咯,現在屬於年輕世代,即使在國外工作也是一樣的吧?「計較」是很常見的,計較工作量多少?計較主管交付任務都要加班完成,計較自己私人時間是否受到影響,無法做和公司相關的事情,包括自我的學習…

但是所謂的工作付出代表同仁個人的實力,代表著個人存在的價值,那當主管交辦工作事情若是沒辦法了解?沒辦法完成,沒辦法產生價值,試問你該如何面對呢?該同仁等於對公司沒有助益?
直接回答我不會?或是直接回答:我下班是私人時間沒法去做這方面的學習及調研?那當公司下次有好的升遷,請問大家老總會選擇誰呢?


在職場學習的地方,我們應該要明白工作是否該計較,並且如何面對主管交辦的任務,以下是幾點分享:

1. 將被交辦的任務當作挑戰和學習的機會:

不要抱怨工作的多寡或主管的要求,而是將被交辦的任務當作挑戰和學習的機會。學會優化任務,找出方法,這樣既可以成長,又可以完成任務,增加自己的實力和價值。

2. 讓工作變得有趣:

將被交辦的任務用心做好,找到可以有成就感的方法,使工作變得有趣,也許可以創新事業,找到新的SOP(標準作業程序),在不影響主要目標的前提下,使工作變得有趣和有意義。

3. 參加類似社團活動:

在下班後可以參加一些類似群活動或社團,看看同溫層在做些什麼,學習如何面對和處理不同的情境。這樣可以擴展自己的人際網絡,並且獲得不同的觀點和建議。

4. 明白私人時間的運用:

下班後雖然是私人時間,但我們應該明白如何運用私人時間。有時候在私人時間中,我們也可以繼續學習和提升自己,例如自主學習相關知識或技能,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。

笑長第一份工作說好聽是儲備幹部,但其實是司機,幫老闆開車,幫總經理提包,公司什麼雜事都做,從工作中發現每當公司有事就主動去做,多一份任務就等於多學一些技能,並多一些人脈,即使沒有假日的工作也不介意,所以笑長一路從司機做到董事長秘書,最後在30歲時晉身總經理,也許是從基層做起,所以會彎腰,不會計較,在公司裡也獲得不少好人緣。


總之,我們應該在職場上找到適當的平衡點,將工作視為挑戰和學習的機會,讓工作變得有趣,多參加社交圈活動,並明智地運用私人時間,這樣才能在職場中取得更好的表現和成功,並且明白如何運用私人時間來持續提升自己,這樣才能在職場上不斤斤計較,而是發揮自己的潛力,獲得更好的職場表現。

加入菜鳥救星官方Line並回覆「我想看文章」,不定期獲得更多知識吧!

不同頻道,不同知識!

發表迴響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