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用Podman容器編排工具架設WordPress網站

文、猛鬼小紀

目前最紅的 IT 技術,莫過於雲端平台技術。而該平台技術的精進,則是由作業系統層的虚擬化技術擔綱為核心,快速的向前邁進。

由於作業系統層虚擬化(Operating system-level virtualization)技術發展十分快速,讓作業系統可以輕易的隔離資源給獨立運作的程式,讓該程式運作過程中,只看得到自已使用的系統資源。

該項功能又稱為容器化 (Containerization)技術,由期有名的容器化技術,為大家熟知的 Docker。後來,由 Linux基金會規範了容器化技術的標準,讓各家廠商可依循規範內容,實作可互相相容的容器技術。

Podman 是由 RedHat 所發展的容器編排工具,完全開放源碼給所有人使用。其優點眾多,包含支援多種格式的映像、方便管理 pod、無背景應用程序(daemonless)、不需管理員權限(rootless)即可執行、貼近 Linux process 的操作,更直接與 systemd 整合。其強大的功能,連Kubernetes都直接放棄Docker,轉而與Podman協作應用。

WordPress 是一套家喻戶曉的CMS系統,其強大的功能讓使用者可以輕鬆的架出屬於自已風格的站台,更能配合金流的系統與介面,進而轉型成銷售產品的平台,與直播功能平台結合,使用者就可以無痛當銷售網紅了。

架構與設定流程

架設這樣子的平台前,先來看一下概念圖,了解運作方式:

在本文的架構下,會有一個 Pod 包含兩個 Container,各自負責Wordpress 與MariaDB的運作。外部的流量,會先經過搭載 Podman 的Linux主機,流向內部Pod負責運作 WordPress 的Container。而 WordPress 需要讀取資料庫的資料時,會向負責運作 MariaDB 的 Container 要求存取。這個架構的好處在於,如果流量變得比較大時,可以不斷的擴充 WordPress 的 Container 來應付大量的存取要求,具有一定程度的彈性。接下來的設定流程如下:

首先,先在 RHEL9 的平台上,安裝 Podman:

建立一個 pod,名為 wordpress-pod ,並且指令外部的本機端網路 8085 port對應內部運作 wordpress 的container網路 80 port:

建立時,會替這個 pod 建立一個 Pod ID,顯示在指令下方。

先建立運作 MariaDB 的 container,並且設定好帳號與密碼。MariaDB的運作方式,如同 MySQL 一樣,提供與 MySQL 相同的功能,可與 WordPress 配合運用。

如果有詢問要使用哪個Registry Server,請記得按上下按選擇即可。

建立負責 WordPress 運作的Container,請注意參數的輸入:

設定防火牆,開啟 8085 port:

當執行完成後,使用瀏覽器,輸入網址:http://127.0.0.1:8085,即可再依照指示,設定 WordPress 站台。

結論

由於現今容器化虚擬技術的進步,使得作業系統可以更加快速的達成部署應用程式的目的,這也是雲端技術平台迷人之處。利用這個優勢使得懂得操作這項技術的雲端系統工程師,在職場上更加的具有優勢與前途。

學習容器編排工具 podman,只是這項職務的開始,目前也只有 Red Hat 官方授權的訓練中心聯成電腦擁有完整的雲端技術訓練機制,適合學習 RHEL 雲端技術平台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,而現在開始學習就是好的時機與決定。

加入菜鳥救星官方Line並回覆「我想看文章」,不定期獲得更多知識吧!

不同頻道,不同知識!

發表迴響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